今訊網消息:11月17日至12月6日,“百態觀音·慈航普渡”德化瓷藝大師暨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在福鼎資國寺隆重舉行。
此次展覽活動,由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、寧德市佛教協會主辦,福鼎資國寺、福建省德化金馬車陶瓷有限公司承辦,福鼎市佛教協會、德化縣陶瓷同業公會協辦,旨在借助福鼎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與千年古剎資國寺,多方面、多層次、全方位展示千年瓷都德化的文化內涵和陶瓷藝術,有力推動陶瓷文化提升和產業發展,以及展示中華傳統書畫藝術的博大精深。同時,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觀音文化,傳遞社會正能量,讓觀音文化“慈航普渡”的精神內核“揚善向善、慈悲為懷、自我犧牲”得以宣揚和普及。
“百態觀音·慈航普渡”作品展從策劃到現在,歷時近5年。21位德化當代瓷藝大師以“中國夢·德化瓷”為主題,攜手創作“百態觀音”,其中,已故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楊劍民創作《慈航普渡》觀音1尊,其他20位大師每人創作5尊形態不同的觀音像。全球限量50套,每套101尊。
同一“瓷塑觀音”題材,21位陶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,百態觀音瓷塑姿態神情各異,衣紋裝飾不同,規格大小不一,具有千姿百態、各臻其美的藝術效果,堪稱德化觀音瓷塑的經典薈萃,極具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;同一“慈航普渡”書畫,百位書畫名家、社會名人及高僧大德傾情揮毫,百幅書畫作品件件風骨遒勁,件件格調高雅,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。
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、泉州市北部,是一個千年古縣、生態強縣、文化大縣,境內生態良好、風景秀麗,民風淳樸、文化燦爛、資源富集,陶瓷文化、旅游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宗教文化底蘊深厚,素有“高山綠城、養生圣地、閩中寶庫、千年瓷都”之稱。
德化陶瓷歷史悠久,始于新石器時代,興于唐、宋,盛于明、清,是我國陶瓷文化發祥地之一、民窯的代表,與江西景德鎮、湖南醴陵并稱為“中國三大古瓷都”。德化陶瓷以“白”見長,被稱為“世界白瓷之母”,素有“世界白瓷看中國,中國白瓷看德化”之稱;陶瓷雕塑技藝獨樹一幟、享譽天下,早在宋元時期,德化陶瓷就漂洋過海,成為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重要出口商品,轟動世界瓷壇,德化因此被譽為“中國白的故鄉、瓷藝術的搖籃”。近年來,德化縣委、縣政府堅持挖掘傳統、培育特色、創新發展,打造“文化瓷都”新名片,先后榮膺“中國瓷都”、“中國陶瓷之鄉”、“中國民間(陶瓷)藝術之鄉”、“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”、“全國文明縣城”、“中國文化旅游大縣”、“省級文化先進縣”等稱號;德化白瓷獲得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,德化瓷燒制技藝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觀音是佛教的主要菩薩之一,歷來被塑造成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,普渡眾生的女神,被視為真善美的理想化身,受到廣泛的喜愛和供奉。因此,觀音是中國工藝美術界中深受歡迎的優秀傳統題材,也是德化陶瓷雕塑的傳統題材。史料記載,宋代的德化窯就有瓷觀音制作。到了明代,不僅在燒制技藝上取得豐富的經驗,而且在藝術上登上一個新的發展高峰,奠定了德化窯瓷觀音的藝術風格。以何朝宗為代表的瓷藝大師創作的瓷觀音在國際上享有“東方藝術珍品”、“東方維納斯”等美譽。千百年來,瓷觀音一直是德化瓷的標識性形象,德化也因此被稱為“瓷觀音的故鄉”。
據了解,這是“百態觀音·慈航普渡”全國巡回展的第八站(第一站于2014年9月2日—7日在浙江普陀山舉行,第二站于2014年11月3日—15日在浙江杭州舉行,第三站于2014年12月14日—26日在江蘇宜興舉行,第四站于2015年1月19日—25日在福建南安舉行,第五站于2015年2月8日—3月10日在福建晉江舉行,第六站于2015年6月16日—6月30日在山東濰坊舉行。第七站于2015年7月25日—29日在安徽合肥舉行),隨后還將在臺灣、上海、北京、廈門等地巡回展出。
auto.hbtaxf.cn autos.nintao.net autos.zhongjiong.cn autos.kainiang.cn autos.caihuaw.cn wap.004w.cn |